近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袁伟、常莉、申长慧老师指导,钱馨慧、谢玉远、张睿诗、李平萍、梁馨誉五位学生组成的团队“湾区生活家”凭借作品《为人民造福》荣获专项组二等奖,展现了我校思政育人工作的丰硕成果。
以青年视角解码湾区生活:创业故事里洞察时代脉搏
当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访中山大学时,交流中频繁出现的“湾区创业故事”启发了团队成员。她们决定从同龄人的奋斗足迹中寻找思政课的现实素材。在选题阶段,“95后创业者将广式凉茶铺开到深圳科创园”“港澳青年在横琴打造文化创意社区”等案例引发热议。团队最终聚焦四个维度:创新创业的热土、文化融合的日常、全民健康的实践、绿水青山的守护,明确了思政课主题:“大湾区提供的不仅是机遇,更是立体化的生活图景。”
用百日雕琢思政精品:师生共研绘制湾区生活图谱
历时三个月备赛,团队以“打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思政课堂”为目标,分工协作收集数据、案例和资料,形成初步讲稿。每周集中讨论框架、修改讲稿,累计撰写教案12版。团队会议常持续5小时,并定期线上交流,分享难题、探讨解决方案。指导老师建议采用吸引力强的导入方式,融入情景剧、数据可视化等元素,并赴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录制。参赛视频经过4次修改,团队成员试讲演练50余场次,最终呈现出生动效果。
以赛促学锻造青春品格:教学相长间书写奋斗答卷
从最初对项目的迷茫到如今对数据的熟练掌握,这一转变凝聚着每位成员的辛勤付出。为优化案例,成员们曾组织数次研讨,反复打磨细节;面对素材缺失,迅速补拍以确保进度。通过无数次推敲与调整,成员们对内容了然于心,研究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尽管选题难度大,指导老师始终与团队并肩作战,尤其是袁伟老师,无论何时都及时提供专业帮助与耐心解答,甚至在假期也全程在线,悉心指导细节调整,为比赛保驾护航。
此次获奖是我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用创新表达传递理论力量,让思政课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