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好接下来即将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宣讲工作,2025年3月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科楼310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院长沈成飞教授、副院长张浩教授、罗嗣亮教授、何旗副教授为师生宣讲团做备课指导,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燕、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及博士生宣讲团成员共2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主持会议。
活动现场
沈成飞院长强调,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他指出,要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开展理论宣讲工作,结合违反规定的典型案例剖析其危害性,用落实规定带来的作风转变实效增强说服力。特别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着手体现出理论宣讲的深度和内涵。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着手,讲彻底党的建设的理论重要性;从党的建设的历史入手,讲清楚党甫一成立即高度重视管党治党的经验和成就;从现实逻辑入手,讲清楚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指向性。同时注重不同的宣讲对象的差异,通过备课程和备“学生”相结合,深入浅出,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递理论精髓,将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让宣讲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何旗副教授以《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题做备课指导。他首先强调了“中央八项规定”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宣讲团备课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来阐释规定文本,指出要系统阐释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核心要求。此外,他还讨论了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关系,并结合了诸多具体案例进行阐述,强调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提出宣讲需将“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文稿发表”等规定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场景化表达,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张浩副院长对中央八项规定进行了全面阐释,帮助师生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准把握宣讲内容的着力点。他带领师生们重温了“中央八项规定”的主要内容,深入阐释其作为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根基的战略意义,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八项规定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鲜明特质和实践进路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还指出,他提出宣讲要立足“中央八项规定”原文,将制度条文转化为贴近实际的生动阐释,用“有筋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表达推动精神落地生根。
罗嗣亮教授从三个方面提出备课意见。在教学方面,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首先要求教师们准确理解“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将其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尝试在各门思政课中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发挥好党员教师的表率作用。在宣讲方面,要提升讲授内容的学理性,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不良作风的危害,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高校规范新闻报道、精简文件简报等实际成效,用通俗化表达将制度文本转化为学员可感可知的实践话语;特别是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讲清楚党的作风建设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在科研方面,鼓励本院青年教师加深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论研究,推动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现实温度的高质量理论文章。
郭燕副书记对本次备课会作总结。她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明确了宣讲主题的核心框架与思想定位,强调师生团队需进一步打磨宣讲内容,确保其精准度和针对性,并指出案例选取既要体现理论深度,又要强化现实说服力,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通过创新表达让理论宣讲既具思想穿透力,又彰显感染力。
陈有志书记对于做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宣讲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深入理解内涵,要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有准确深入的理解,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目的。二是要突出政治高度,从政治高度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意义,它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推动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深远影响。三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分析违反规定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危害,同时阐述落实规定带来的积极变化和成效。四是注重宣讲实效,注重语言表达,要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理论知识,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