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学院师生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和趋势,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运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和进行科研的能力,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科楼225室举办“AI赋能工作学习培训会”。此次培训会邀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系主任梁玉成教授作讲座,网络与信息中心大学服务中心主任李淑清老师作培训,沈成飞院长主持会议。
培训会现场
沈成飞院长主持会议
陈有志书记为本次培训会致辞。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人类的认知与实践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如果忽视技术变革,将难以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因此,我们要紧跟技术前沿,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善于运用AI工具提升科研效能,助力日常工作。他表示,希望马院师生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让AI真正成为开拓学术视野的“望远镜”和提升研究质效的“倍增器”。
陈有志书记致辞
梁玉成教授以“AI时代的工作、学习与科研”为题做讲座。首先,他向大家介绍了对生成式AI的两种积极态度,其一是增强人,即人类根据AI输出做出最终决策;其二是增强AI,即AI根据人类输出做出最终决策。梁玉成教授结合案例,展现了“增强人”与“增强AI”的双向互动,阐释了AI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方法和实践价值,并分析了AI在个人对话、构建个人知识库、目标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他强调,对于创新型的敏感复杂问题,AI的能力有限;但对于重复性、数据类等非创造性的工作,AI能够展现出很强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基于AI的优势及特点,进行高效搜索和深度研究,实现人机协同、优势互补,不断提升科研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成果质量。此外,梁玉成教授还向与会师生介绍了科研工作中常用的AI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和实用技巧。他指出,AI对人的认知与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避免过度依赖AI,采取平衡策略,以充分利用AI的优势,保护和提升自我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最终实现人类与AI的协同增效。
梁玉成教授作讲座
李淑清老师以“人工智能赋能管理服务”为题开展校园信息化服务培训,为与会师生介绍了中山大学专享版DeepSeek的使用方法。她指出,中山大学DeepSeek R1专享版具有可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并通过应用举例,介绍了DeepSeek与WPS灵犀协作在重复性文档撰写、信息筛选与整理、数据分析、解读论文等方面的应用,以及DeepSeek结合福昕在报告撰写、文档智能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此外,李淑清老师还针对AI工具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答,并提供解决方案。最后,李淑清老师提醒与会师生要严守保密红线,杜绝人工智能涉密,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科研和教学工作。
李淑清老师作培训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学院师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识,更为其在今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效运用AI工具提供了实践指导。未来,期待学院师生能够将AI技术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潜力,为学院发展与学术创新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