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文科楼310会议室召开校赛磨课备课会。会议依托“水木逸仙计划”(清华大学与中山大学“纲要”教研室合作方案),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李蕉进行线上指导。教研室三位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教研室主任姜帆教授主持会议。
李叶鹏以《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题,从持久战战略与敌后游击战的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中共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李蕉建议利用地图资料来深化战场分析,优化段落逻辑与时间分配。胡雪莲就凝练教科书的核心主题,加强知识、理论与情感表达的统一等方面提出建议。朱贞指出课件制作可增强导入环节的吸引力,结合毛泽东的相关论述来提升案例深度。
张爱萍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为题,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建国方案的理论探索。李蕉建议通过辨析“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本质差异,凸显新中国“新”在何处。朱贞指出课程应以“人民性”为主线串联讲述逻辑,强化史料解读。
段仁波围绕《扫盲运动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从背景、过程、意义三个层次展开教学。李蕉建议课程需强化“扫盲运动”与“政权巩固”的逻辑关联。朱贞提出课程可结合教材中“政权巩固”的宏观背景,深化扫盲运动必要性的论证。詹小美强调了教学竞赛与常规课堂的差异性,对标“逻辑创新”“节奏把控”“互动设计”等竞赛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打磨。
李蕉线上指导磨课
备课会上,多位老师还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史料运用的合理性、课件制作技术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本次活动加深了两校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思想碰撞,增强了两校之间的合作,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希望未来两校有更多机会,共同推动纲要课教学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