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学术交流 |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05-28

  2025年5月23日下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科楼310会议室联合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会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党的作风建设”两大议题,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依次展开说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成飞教授、副院长童建军教授参加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会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负责人陈文旭副教授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罗嗣亮教授联合主持。

 

备课会现场

 

  北京大学孙一平副教授、耿仁杰助理教授,中山大学张荻荻助理教授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开展说课。孙一平以《关于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体会》为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三个方面分享了自身心得。张荻荻以《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讲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三重维度》为题,以系统观念、实践导向、与时俱进为教学思路,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理论特性。耿仁杰以《结合新时代伟大成就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力量》为题,阐明了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在本专题点评环节,陈培永指出,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有“化繁为简”“化文为智”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当主次分明,选取更精准、生动的案例。中山大学吴继飞副教授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问题导向,还要增强对理论的引领性、前瞻性、世界性的分析。 

 

  北京大学裴植助理教授,中山大学马铭骏助理教授、罗楠助理教授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党的作风建设”专题开展说课。裴植以《政党自觉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为题,从“使命型”政党如何处理好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关系、党亟需反腐败的现实问题、作风建设之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等方面,阐明了政党自觉与作风建设的关系。马铭骏以《以系统观念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建设》为题,将党的作风建设作为生动实例讲述了系统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以系统观念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三大基本路径。罗楠以《国际传播视角下讲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国故事》为题,阐明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从国际传播视角展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脉络。

 

  在本专题点评环节,陈文旭指出,要更好地将教材内容融入课程导入环节,在教学中把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结合得更紧密。中山大学邓华副教授建议,要以系统观念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与备课。

 

  与会教师表示,此次备课会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谱写两院高质量办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