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人才

硕士生导师

谭群玉 教授
发布时间:2025-09-13

 

姓名:谭群玉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等。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解释与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启蒙与社会意识转型;西学东渐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文献整理与研究。

研修经历

1998年9月-1999年7月,中山大学访问学者;

2008年9月-2009年9月,芝加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承担过本科生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史导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等系统教学任务。

承担过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与解释》系统教学任务等。

代表性成果

专著

1.《孙中山史事编年》第8卷(第一作者),中华书局,2017年8月出版。

2.《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独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

论文:

1.马克思主义解释与社会变迁系列:①《马克思的多维知识结构与其唯物史观形成》(独著),《现代哲学》2020年第6期。②《唯物史观中国解释的时代向度》(独著),《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3期。③《在实践中学哲学用哲学》(独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4日理论版,“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推送。④《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作者),《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

2.马克思主义启蒙与社会意识转型系列①《试论新启蒙运动之“新”》(独著),《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②《新启蒙运动下的“新哲学”与自由主义》(独著),《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③《新启蒙运动性质新探》(独著),《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④《导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力量:<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启蒙》(独著),《现代哲学》2022年第4期。⑤《湘籍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的早期启蒙》(第一作者),《现代哲学》2016年第3期。

3.西学东渐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系列: ①《孙中山讨陈与北伐开局》(第一作者),《历史研究》2018年第2期。②《制度转型下国会议员与武力派的政治角力》(独著),《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政治转型中的派系制衡》(独著),《思与言》2005年第3期。④《毛泽东时代及其后的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认同》(独著),《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8期。

其他(译文):

1.《马克思与罗尔斯论资本主义及市场的正义》(第一译者),《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2007年第4期转载。

2.《马克思的科技理路》(第一译者),《现代哲学》2007年第6期。

3.《当代世界中的宗教与政治》(独译),《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

课题:

1.《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价值观生成与演进研究》(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22JJD710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23年1月-2025年12月,60万元人民币。

2.《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主持人),项目编号16BDJ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6年6月-2022年9月,20万人民币。

3.《岑春煊集》(项目主持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0510121003002,2005年6月-2013年12月,7万元人民币。

获奖情况:

1.《岑春煊集》(共6册490万字)(主编,编注者,第一编者)(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2021年12月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孙中山史事编年》(第8卷,第一作者)(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2019年10月获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集体一等奖,2020年1月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体二等奖。

3.作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团队成员(排名第四)2022年11月获中山大学第六届“芙兰奖”团队奖。

 

联系方式:hsstqy@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