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 青年工作坊系列活动——博士生经典考核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31

      2025年3月19日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面向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在文科楼326报告厅开展“青年工作坊”系列活动——博士生经典考核经验分享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燕、辅导员郭永松老师出席会议,学业发展部岳慧鑫同学主持会议。22级博士研究生范星星、刘倩和王咏怡三位同学受邀分享了博士生经典考核备考经验及学习心得,帮助2023级博士研究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经典考核经验分享会现场

 

      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燕出席并致辞。她指出,经典考核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举措,提供了与优秀学者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契机和平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同学们在专业素养、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更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此次分享会的开展旨在让广大学生能够从优秀学长学姐们的备考经验及学习心得中汲取营养,让学院这一优良传统得以延续,让更多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郭燕副书记强调,在备考过程中不要带有畏难和攀比情绪,关注自己,讲究实效。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多与好友互动练习,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郭燕副书记还指出,分数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才是我们的目标,围绕此目标进行学习,也必然会顺利通过考核。

      范星星同学从“怎么考?考什么?”“读什么?怎么读?”以及“写读书笔记的个人经验”三个部分出发进行经验分享。在“怎么考?考什么”方面,范星星同学就笔试、面试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流程作出详细解答。在“读什么?怎么读?”方面,她认为要将选择性阅读和全面阅读相结合,从单一性阅读走向全面阅读,不仅要回顾、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书籍,也要梳理其对手的书籍及其思想。在阅读方法上,遵循了解时代背景到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再到涉猎具有权威性的解读与研究的阅读步骤,在广泛阅读中逐渐细化记忆点,形成全面的记忆框架。在“如何做读书笔记?”方面,范星星同学以自己的读书笔记作为参考,认为要先从一手文献开始记笔记,再过渡到二手文献。

      刘倩同学围绕“如何准备与复习”“考试流程与题型”以及“笔面试经验之谈”进行经验分享。对于“如何准备与复习”,刘倩认为,备考首先要有时间规划。前期准备阶段要通读经典书目并进行资料整理,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参加学院经典读书会活动、听相关的讲座论坛。同时,刘倩就自己进行经典书目整理的逻辑进行分享,即找出作品原文,结合导读整理背景、内容、经典语句以及意义等内容。在正式复习阶段,刘倩认为要制定好复习计划,进行多轮回顾复习。她认为,复习阶段建立在前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主要以背诵记忆为主,进一步厘清和解决重难点,再结合前沿文献加深印象,达到熟记知识点的目标,最后还要再次回到经典原文,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对于“笔试和面试的经验”,刘倩同学总结了四个要点。一是要关注经典著作及讲话原文;二是要厘清文本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三是要尽说会说多说,把熟悉的知识点说深说透,将自己扎实学习的成果展现出来;四是要巧妙化解知识盲区,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切勿放弃。

      王咏怡同学通过设问的方式对大家的困惑作出针对性的解答,对“笔试面试的大致情况”“复习资料的选择和准备”“复习的策略及思路”以及“如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等问题进行回应。其中,在资料整理思路上,她将经典篇目根据其重要的脉络进行了纵横向分类,方便复习的时候查漏补缺和集中浏览。针对复习的思路和策略,她以任务驱动进行有计划的复习,以此在备考期间保持良好且持续的学习状态。针对具体的复习内容,她指出,首先要通读书目,抓住文章框架结构;其次要精读论点,了解核心命题与论证逻辑;最后建立对比网络,横向比较相同主题在不同篇目中的观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如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问题,她认为可以在自检的基础上辅以同学互助,将“被考核”视为“主动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

      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博士生经典考核分享会圆满结束。郭燕副书记为三位分享者颁发纪念品,并鼓励所有2023级博士研究生积极、自信地备考,祝愿他们都能够在此次考核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