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2021级本科生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学习
发布时间:2025-05-03

  为推动青年学生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推动理论联系与指导实践,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2025年4月22日至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学习,学习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通过专题教学、沉浸式观演、实地调研等形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理论教育“实起来”。本次实践学习由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带队,学院专任教师常莉、袁伟、董晴、韩博及党政办公室教师郭永松、王声祥、王韵琳参与学习。

 

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专题启学,感悟思想伟力

  

  活动首日,韶山干部学院开设《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历史地位》专题教学。课程系统梳理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并结合新时代背景阐释其现实启示。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新时代青年筑牢信仰之基的重要基石。当晚,全体师生前往韶山红星剧场观看《最忆韶山冲》红色主题演出。该演出通过声光电交织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生涯与家国情怀,让学子们沉浸式感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

 

寻访足迹,体悟实践真谛

  

  次日,师生一行前往毛泽东广场,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举行了敬献花篮仪式。随后,学员们前往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遗物展进行参观。在那一件件斑驳的生活用品、一页页泛黄的手稿书信前,学员们驻足凝视,用心体悟一代伟人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深厚的为民情怀。下午,师生们实地考察“长庆和”米谷行旧址和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历史陈列馆,通过讲解员讲述与历史场景还原,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毛泽东同志早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深刻洞察,领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真谛。

 

精神溯源,凝聚奋进力量

 

  在实践学习的最后一日,师生们走进刘少奇故居及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与影像资料,共同回顾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下午,韶山干部学院以《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汲取奋进力量》为题授课,结合韶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实践案例,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结业仪式上,师生代表们分享学习心得及感悟,纷纷表示此次实践学习不仅仅是一次历史回溯,更是一场思想淬炼。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陈有志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韶山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源泉,对此,他向师生提出三点殷切叮嘱:一是深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历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二是细悟,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有所悟,要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三是躬行,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大马院学子应当坚持的优良学风。走进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中大马院学子应当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担时代责任,成社会之才。

 

  本次红色教育实践圆满完成,同学们收获颇丰。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为核心,聚焦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与创造力的提升,聚焦学生品质、品格、品行、品位的四重塑造,鼓励学生面向改革开放最前沿、面向基层治理大熔炉、面向文化传承新使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深化拓展“红色印记”“走读中国”“经世力行”三线共进的实践育人路径,通过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既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育和厚植爱国情感,鼓励学生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和报国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