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践夯实理论根基,2025年5月6日至9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2级博士生、2023级硕士生前往广东岭南干部学院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研修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燕带队,教师代表庄泽晞、王宁、黄金林及辅导员郭永松参与。
研修活动留影
5月6日下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干部学院副校长陈伦盛对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韶关市红色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干部学院课程体系等情况,对学员们通过此次研修活动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寄予希望及鼓励。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庄泽晞、2023级硕士生刘雨桉代表全体学员作发言。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燕作开班动员讲话,强调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勉励各位学员遵守学习纪律,端正学习态度,带着初心使命学、带着责任担当学,从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开班仪式后,干部学院教师文豪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为题授课。课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等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核心,围绕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塑造良好国家形象面临的挑战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三个维度,由浅入深地阐释了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及现实指向。
5月7日上午,学员参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了解红军在粤北的光辉历史,感悟粤北人民与红军紧紧相依的鱼水情谊。中共韶关市委党校教师邓盼讲授主题为《重温粤北红色历史,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微党课,细致讲解了红军长征进入广东的背景、红军在过境粤北期间的三个特点以及当代启示。下午,学员们来到丹霞街道瑶塘村进行现场研学,考察瑶塘村依托丹霞山发展民宿产业的情况,参观丹霞山地质博物馆,深入了解丹霞地貌百年科研历程。最后,干部学院教师范志浩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丹霞山可持续发展》为题进行微党课教学。他详细分析了丹霞山景区的发展历程,引导学员们深入理解韶关市将丹霞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综合发展优势的举措。
5月8日上午,干部学院教师李绩凌以《烽火逆行 弦歌不辍——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史》为题授课,带领学员们深入学习抗战时期广东院校迁至粤北的办学历史,从文化视角感受当时师生们为教育抗战所作的拼搏及其中显露的浓浓爱国情。下午,学员们前往武阳司村和坪石,参观了李达旧居、亚南书舍、广同会馆、定友图书馆等名址,实地考察中山大学办学旧址,通过历史的足迹,感受当时中大师生们抗日救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感。
5月9日上午,干部学院教师周婉莹为学员讲授此次研修的最后一课《身膺社稷认,动为苍生谋——张九龄的政治品格和启示》,详细讲解了韶关名相张九龄入仕前的人生轨迹和入仕后从政为官的政德表现,引导学员们感悟张九龄身上忠诚、干净、担当的宝贵品质。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为核心,聚焦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与创造力的提升,聚焦学生品质、品格、品行、品位的四重塑造,鼓励学生面向改革开放最前沿、面向基层治理大熔炉、面向文化传承新使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拓展 “红色印记”“走读中国”“经世力行” 三线共进的实践育人路径,支持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既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育和厚植爱国情感,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和报国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