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举办“青年工作坊系列活动——经典著作考核经验分享会”,邀请2023级硕士湛升宇、张志云和林颖怡三位同学分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以帮助2024级硕士同学做好学习规划,掌握原著知识,顺利通过经典考核。
分享会现场
郭永松老师在致辞中提出,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理论根基与思想智慧,是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希望大家通过阅读经典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为学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张志云同学认为原著是最好的老师,要耐心阅读、勤做笔记,从时代背景出发将理论和历史串联,从思想家的思想谱系中把握不同文本的具体内涵和理论定位,从历史的纵向脉络中把握各个理论家之间观点的联系和区别、溯源和创新。她建议同学们借助思维导图和专题整理的方式梳理文本内容和核心概念,将被动“输入”变为主动“输出”。
湛升宇同学分享了自己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化繁为简的经验,即在把握文献的思想背景和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回归原文,梳理核心概念及论证框架,并将经典著作置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将文本串联起来,形成理解图式。他强调合理利用导读资料和C刊论文,有助于深化对经典著作的理解。
林颖怡同学认为应当在阅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建立历史感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并注意把握文本细节和重要历史问题的定性。她建议运用表格对文献的基本信息、写作背景、问题域、理论要点、重要概念、思想史联系和文本意义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类。在阅读后期可以尝试以微观问题的视角切入,在锻炼思维的同时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本次分享会在热烈融洽的交流中圆满结束。三位同学的细致解答和倾心分享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经典著作的研读方法,为后续深化理论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